民族文化

  益阳市是湖南省典型的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。全市有回族、土家族、苗族、维吾尔族、满族、壮族、白族、蒙古族、侗族、瑶族、布依族、黎族、朝鲜族等45个少数民族成份,共1.8万余人,其中回族约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5%以上。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桃江、资阳、南县和大通湖区。全市有1个民族乡,桃江乍埠回族乡,全乡总面积48平方公里,辖18个自然村,1个居委会、168个村民族小组,总人口18000人,其中回族人口8000人,占全乡总人口的44.4%。4个民族村分别为桃江县三堂街镇晚谷回民村,花桥坪回民村,资阳区蓼东回民村,南县茅草街镇回民村。

方言文化

  益阳方言(湘语-新湘语):益阳话属于湘方言-长益片-益沅小片区,与长沙话相近,但保留了一些独特的特征。益阳话可以定义为:周边地区与益阳可通话,同时又具备古浊声母边音化的湘语。典型的益阳方言区包括沅江、桃江及益阳市区。新湘语内部差异较小,益阳话与其他新湘语地区方言,可以自由交流。

旅游文化

  2019年,益阳市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18个,建成2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;新增12处省保单位;3处国保单位;全年开展“益阳花鼓戏大戏台”送戏下乡演出300场;成功举办庆祝“新中国成立70周年”系列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等大型节会活动。


  2019年,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299.54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3.80亿元。南县罗文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,天意木国景区、桃花江竹海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,茶乡花海是一个依托独有的黑茶文化、梅山文化建设而成的茶旅文生态文化产业园。举办“湘思湘品益城益味2019全球湘商大会益阳美食文化旅游节”“益城益味”美食抖音等大赛。